1. 鋼筋: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復試報告單,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進場時,應抽取試樣做力學性能試驗,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 13013)、《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
2. 水泥: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或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對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取樣復試,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 175)等的規定。
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時,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復試,并按復試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 砂:砂的品種、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的要求,進場后應按產地、類別、加工方法和規格等不同情況進行抽樣試驗合格。
4. 石子:石子的品種、規格、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的要求,進場后應取樣復試合格。
5. 混凝土拌合用水: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其水質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 63)的規定。
6. 外加劑:外加劑的質量和應用技術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0119)有關規定。
外加劑應有產品說明書、出廠檢驗報告及合格證、性能檢測報告,進場應復試合格,有害物含量檢測報告應由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部門出具,并應檢驗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
7. 摻合料:摻合料應有出廠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和法定檢測單位的質量檢測報告,進場后應抽樣復試。摻合料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定,其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1)防撞波形護欄模板一般采用外加工鋼模板。鋼模板的厚度、長度、橫豎肋根據防撞波形護欄尺寸、長度和模板周轉次數確定。為了保證模板不變形,通常在模板邊緣和部分橫豎肋位置用槽鋼加強。
(2) 為了固定模板,在模板底部預留穿墻螺栓孔,孔的高度以橋面鋪裝施工后能蓋住為宜。模板上采用槽鋼作為加強豎肋,槽鋼高出模板頂面100mm,在高出部分預留螺栓孔作為穿墻螺栓用。穿墻螺栓的直徑和間距根據防撞波形護欄尺寸和模板情況計算確定。
(3) 在靠近防撞波形護欄的濕接頭位置,施工時預埋一排短鋼筋,作為支模板時的支撐。
(4) 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必須打磨光潔呈亮色,用潔凈的棉絲擦拭,直至擦完的棉絲基本沒有銹跡和臟物為止,然后均勻涂刷脫模劑。
(5) 根據設計圖紙和測量放線位置支設模板。模板底部的梁板面應先用水泥砂漿抹帶找平。相鄰的模板宜用螺栓連接,相對的模板用穿墻螺栓固定,模板搭接處夾海綿雙面膠條密封。在防撞波形護欄內側利用預留的短鋼筋作支點,采用腳手管、方木、鋼絲繩進行加固。
(6) 模板頂面每隔1m左右應橫放一根短方木,方木用粗鐵絲與梁上的預留鋼筋拉緊壓住模板,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模板上浮。
(7) 防撞波形護欄上的真縫、假縫應在支模時根據設計位置設好。若設計沒有規定縫的位置時,一般跨中、板端和連續梁的支座位置均應設置真縫。假縫位置可以在模板上對稱貼上加工好的橡膠條,真縫位置宜采用兩層三合板中間夾泡沫板的做法,以利拆除。
(8) 防撞波形護欄在橋梁伸縮縫位置應根據圖紙預留伸縮縫施工槽。
(9) 模板驗收合格后,測量人員在模板頂部的槽鋼上放出防撞波形護欄頂面高程控制線并用紅漆標注。
混凝土的養生直接關系到混凝土質量和強度增長的速度。在防撞波形護欄每節段混凝土澆注完成后,立即安排專人在混凝土面上覆蓋一層土工布灑水養護,保持24小時防撞波形護欄混凝土濕潤,將混凝土的收縮影響降到低。
模板拆除時間應為防撞波形護欄混凝土澆筑完成24小時后,拆除模板若出現脫模困難時,應用木楔插入模板及混凝土之間,用鐵錘慢慢敲開,嚴禁強行脫模,造成混凝土表面破損和模板損壞。拆除后的模板整齊堆放,防止扭曲變形,并及時清理干凈。
網站優化:宏遠網絡